成功研发安全性更高的车用锂电池隔膜
2020-06-19 浏览次数:97次
成功研发安全性更高的车用锂电池隔膜
从某种概念上说,在动力锂电池的技术中,凡是需要进口的材料技术都属于高科技,否则就不需要进口,一个完整的产品形态的价格因此视其进口部件的多寡而表现为高与低。
废旧锂电池回收电芯的关键材料有四种: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在组装成动力电池时,又可以分离出组装配件这一材料大类。对于动力电池而言,电解液和隔膜的进口状态推高了和继续推高着动力锂电池的成本,从而导致国内相关行业的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目前隔膜、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这四个部分总共占到动力电池成本的85%,分别约为25%、15%、30%、15%,从需要进口的电解液材料来看,六氟磷酸锂是生产电解液的较主要原材料,其占电解液成本的50%左右。目前**范围内只有中国、日本实现了六氟磷酸锂产业化,但关键技术掌握在关东电化学工业、森田化学等几家日本企业手中,国内只有金光高科有限公司、天津化工设计研究院、天津金牛等少数企业能生产,但产能较少,品质与国外也存在很大差距。这导致我国的六氟磷酸锂主要依赖进口,价格制定权为日企垄断。
而另一种技术含量更高的锂电池隔膜材料进口依赖度更高,这是因为国产隔离膜相比国外优秀隔离膜的主要区别在国产的一致性差,使用国产隔离膜会导致电池质量不稳定,特别是动力锂电池领域要求内部每个电芯的参数必须高度统一,而国内企业很难解决。相对于国际品牌,隔膜产品更大的挑战来自于国际大厂在国内进行的隔膜生产布局,拥有这方面**较多的美国威能公司已开始在国内布局,现已在苏州成立了两家公司,只生产锂离子电池成品,业内未见技术输出计划,且其产品基本是用于对国外高端客户的出口,很难对国内技术水平带来较大提升。
美国威能的做法显然是对中国一贯采取的技术壁垒政策,国内很多企业上马锂动力电池时光看市场,不看技术,甚至看市场也并不全面,造成一些误判。正是这种非全面的认识能力使得企业在真正实行生产时会因进口造成的技术成本高企而影响到国内的行业发展。
废旧锂电池回收隔膜是锂电池的核心部件,对锂电池的安全性有着巨大的影响。经过3年多的研究攻坚,我国中科院沈阳分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仿生能源与储能系统的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了一种安全性更高的动力电池隔膜。该种锂电池隔膜采用其*的高安全性阻燃生物质复合材料制备而成,使得其耐高温性能更加强劲,远远**过了目前主流的聚烯烃隔膜。
青岛生物能源此次研发的隔膜新品主要是以用环保的生物质纤维素为原料,并结合其自主知识产权的熔喷-湿法耦合技术工艺制备而成。据了解,新品不仅具有良好的电解液浸润性能,而且耐燃性和阻燃性能均大大**过了目前市面主流的聚烯烃隔膜。此外,这种电池由于采用了随处可得的生物质纤维素为原料,其成本也得到了大大的降低。
据了解,锂电池隔膜堪称锂电池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材料。此前,国内厂家基本上不能生产锂电池隔膜。直到去年,我国80%的锂电池隔膜还需依赖进口,而这也进一步推高了锂电池的价格。今年以来,我国虽然有不少厂家已经投产了锂电隔膜,但是国产锂电池隔膜还处于中低端水平。此次,低成本高安全性动力锂电池隔膜的研发将有望填补国内高端锂电池隔膜的空白,更好地推动国内电动车行业的发展。
国内有关*对青岛生物能源此次研发的隔膜新品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材料体系和工艺方法。据了解,目前,新研发的生物质复合材料隔膜已经达到了试生产规模。据隔膜研发人员之一的崔光磊介绍,今年之内他们将完成设备的改进和工艺优化工作,预计明年将形成30万平方米生产能力。
ldx9011.cn.b2b168.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