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锂电池技术难题

2020-06-23 浏览次数:183

大容量锂电池技术难题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前途普遍被看好,但在大容量储能(兆瓦级储能)市场上,它还不具备竞争的**优势。大容量锂电池技术的难点在于应用解决系统。
全国锂离子蓄电池系统标准起草工作组副主任钱良国介绍说:”据我掌握的情况,全国近百家做电池的厂商中,能做较大容量电池的较多不**过10家,剩下的多采用小电池并联。”,所以锂离子电池在兆瓦级做储能,实际上是很*的研究。
据了解,大容量储能电池一般都是指兆瓦级,目前有两种技术路线,上述把电池并联做成较大容量,以锂离子电池技术为主;另一种是专门开发大容量电池,国际上主流的技术是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
在我国,从事储能电池生产的厂家,多数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技术。因为锂电池具有其他两种技术望尘莫及的产业链,从资源供应商、电池材料,到下游的连封装工艺都有无数公司在做。
“锂电池产品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它的应用解决系统是难点。”钱良国告诉记者。
专业从事电池管理系统研发的北京京华高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翟东波总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节电池并联成的电池组里面,只要有一块电池坏掉,一般就可以认为这组电池寿命的终结,必须进行维修、更换。
目前,我国的电池管理系统的作用还只是信息的采集,避免电池充爆或者过度放电。但实际上即使能做到每块电池都是优中选优,这些电池之间还是会有性能差别。
“单体电池的寿命是很长的,一般厂家做实验可以做到2000多次,但是100节并联起来之后,使用次数较少衰减10倍。”锂电池要在兆瓦级储能电池上发挥作用,必须突破电池管理系统难题。
这个隔膜项目总投资预算9836万元,计划于2012年12月试生产验收,建成后年产能约为1320万平方米。
是月底另一家上市公司佛塑股份也发布公告称,拟投资12660万元建设锂电池隔膜三期项目。具体情况,我司此前有过报导。两家上市公司密集投资于同一个工业项目,表明了这个项目的可前瞻性。
隔膜是废旧锂电池回收关键内层阻件,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有重要作用,根据闽台工研院的数据,隔膜市场近年来增长率达到10%以上,预计2013年需求量**可达5.63亿平方米,产值近17亿美元,而我国就有可能达到4亿平方米的需求量,目前总产能只有1.3亿平方米。
现在国内隔膜生产大厂的产能为:佛塑800万平方米,合格率50%,不能生产20微米以下隔膜;格瑞恩1600万平方米,合格率为40%,不能生产25微米以下隔膜。
与国际水平对比,我国的隔膜生产只在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为美日三大企业把持:日本的旭化成工业、东燃化学及美国的Celgard。我国虽然已经是***二大锂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市场份额达40%,但80%的隔膜仍需进口。长期来看,随着国内隔膜技术的进步和质量提升,未来实现进口替代的潜力巨大。

ldx9011.cn.b2b168.com/m/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380051729

联系人:谢生

联系电话: 18318726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