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负极材料去年产能大幅扩张,存过剩风险
2020-06-29 浏览次数:150次
锂电池负极材料去年产能大幅扩张,存过剩风险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电动车产业化的发展,其核心部件动力锂电池及其上下游企业均迎来了大规模的投资扩产。其中,由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利润较高而技术门槛较低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商。就去年负极材料投资扩产情况来看,或将出现过剩的局面。
在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电池隔膜在内的锂电池4大材料中,负极材料技术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而负极材料利润高也是众多商家选择投资的原因。据了解,去年上半年,杉杉股份废旧锂电池回收负极材料的毛利率为23%,相对于杉杉股份的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业务,其负极材料贡献了较高的净利润率。
除了技术成熟、利润高外,锂电负极材料未来需求增长的巨大潜力也是众多企业投资其中的重要原因。根据相关数据,2011年**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在28-35亿元。而由于受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带动,到2015年将增至45-55亿元。另外,到2013年**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量将达到近40亿颗,年增长率将**过20%;2016年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量有望突破50亿颗。
我国作为主要的锂电池消费大国,去年国内外相关电池厂家纷纷在我国加大了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投资扩产。其中,贝特瑞在黑龙江投资了2.5亿,规划石墨负极材料产能每年达5000吨。其后,公司的300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和2万吨增碳剂项目也进入审批程序。而三菱化学也在山东成立了青岛雅能都化成有限公司,并开展了14400吨负极材料的项目。此外,北汽集团以及杉杉股份等企业也在进行负极材料的大规模扩产。
根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的统计,去年全年内我国锂电负极材料项目规划总产能已达153000吨。由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新能源汽车的预期。但遗憾的是,目前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却迟迟未上轨道。根据较新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为50多万辆。但去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仅为8268辆,与50万辆的数字存在巨大差距。
根据较新规划,预计到2015年,由于受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累计新增碳负极材料需求16000吨,相对于153000吨产能规划而言,即使按照50%的产能利用率,新增加产量为76500吨,新能源汽车市场对负极材料的拉动作用非常有限,产能会严重过剩。
无论电动车应用市场还为未来大型储能电池应用领域,需要的均是容量更大、安全性更好以及循环寿命更长的电池。目前的传统锂电池由于技术所限显然还无法满足上述要求。而朝阳立塬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的电容型锂电池作为传统锂电池的升级换代产品,各方面性能均比传统锂电池有更优异的表现,因此有望在电动车以及储能领域发挥作用。
朝阳立塬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级电容器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也是辽宁新能源电器产业集群的**企业。早在1998年,立塬的技术团队就进行了**级电容器以及锂电池方面的研究。后来公司承担了辽宁省“**体系混合**级电容电池(动力电池)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并于2010年成功研发出将**级电容器以及锂电池的优点融合在一起的电容型锂电池。
据了解,电容型锂电池是传统锂电池的升级产品。通过将**级电容器双电层物理储能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的嵌入脱嵌化学储能原理**结合,实现了电池功率高达2000w/kg以上,容量达到达到120wh/kg、循环寿命高达5000次以上。此外,在高低温性能上,也优于一般锂电池。
目前,朝阳立塬研发的电容型锂电池已经在业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已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目前,公司的电容型锂离子电池产品已经接到了包括美国、韩国、意大利、德国、印度、俄罗斯、荷兰、闽台等在内的21个国家和地区120多家用户的订单。据立塬技术总监李荐介绍,公司的电容型锂电池产品主要用于电动车以及储能领域,其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ldx9011.cn.b2b168.com/m/